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苗菲埃及十日游奇趣日记 !
导游带我们沿着大柱厅的围墙参观一圈后,又回到中间通道,然后向东行走,就来到了神庙的第三塔门。
穿过塔门,两座高高耸立的方尖碑立即呈现在眼前。位于东西通道右边的方尖碑叫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位于左边的是他女儿——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方尖碑。女王方尖碑比她父亲的更大,高约30米,重约300吨,是目前埃及国内最高的方尖碑。
我们先来到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所在的小庭院里。这个南北朝向的小庭院,刚好位于卡纳克神庙的南北轴线上。南北轴线上本来也有多个塔门,但是基本都毁坏了。
团友们被方尖碑的如同利剑一般的造型所深深吸引,每个人都抬起头,因为只要这样仰视才能看得见它的全貌。而小朋友们则绕着方尖碑,转着圈子看起来。
我被碑身上的各种图案所吸引。说句实话,看这些雕刻在花岗岩碑身上的图案,简直就像在看密码本。所以,方尖碑上的各种动物图案却让我兴趣倍增。从我所站立的南面来看方尖碑,它的最顶端是一只带着法老王冠的鹰,鹰的左右两侧雕刻着法老图像,紧跟在鹰的下面是一头牛,看来牛在法老的眼里的地位一定相当高。再往下是眼镜蛇和圣甲虫的图案,另外还有一只大鹅的图案也位列其中。可别小看这些动物,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那可能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比如有着“屎壳郎”外号的圣甲虫,就是代表太阳神的圣物。方尖碑上的图案与大柱厅壁画最大的不同在于,法老像很不显眼,如果不注意,你甚至忽略了法老的存在。在方尖碑的底部,外层和棱角已经剥落了一部份。
团友们在方尖碑周围尽情欣赏和拍照,并且不停地发出赞叹声,每个人都对方尖碑钦佩不已。导游觉得是时候介绍一下有关方尖碑的故事了,于是,他把我们召集在一起。
导游说:“卡纳克神庙原来一共有十几座方尖碑,但现在只剩下几座了,其中一座是塞提二世法老的,比较矮小,在第1塔门外面,然后就是这里的2座,还有一座由于断裂倒下了,放置在圣湖的旁边,也是属于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我们这个小庭院里,原来有四座方尖碑,但现在只留下图特摩斯一世的一座了,其它的都遗失国外了。”
“导游,这古埃及人是怎么把方尖碑竖起来的呢?”爸爸提出一个问题。
“我正要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其实,关于方尖碑有很多未解之迷,因为古埃及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制造方尖碑的信息,完全靠我们去推测。我们上午在车上说过,建造方尖碑的每个过程都是很难的挑战,但是古埃及人就是能挑战成功。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建造方尖碑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工人们首先在阿斯旺采石场挑选最好的花岗岩,然后在石头的周围凿上孔,再往每个孔里塞入木头,通过向木头淋水,让木头膨胀,最后石头被分离出来。然后工人们再用细沙将方尖碑的表面打磨光滑,最后绘画、雕刻、上色。全部制作完成后,用船运到卢克索。最后,就是想办法把它们竖起来。这最后一步是如何竖立的,曾经让很多考古专家伤透了脑筋,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好像都不靠谱,后来终于发现了一丝线索,大概说的是竖立方尖碑要用到沙子。”
为了讲解竖起的方法,导游蹲在地上,用手指在地上比划着说:“竖立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第一步,在要放置方尖碑的地方修一个底座,在底座的周围,建一个很大、很深的方形的沙池。第二步,在沙池相对的两边建两个斜坡,通到沙池的顶部,再通过这个斜坡往沙池里灌满沙子。这时,沙池和斜坡看上去就像一座桥一样。这样,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小朋友们都知道,古埃及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圆木头充当车轮搬运重物,对吧。所以,接下来第三步,就是要利用圆木当滚轮,在成百上千人的拉动下,方尖碑的底部朝前,头部朝后,被慢慢地拉上斜坡,最后,方尖碑的底部被挪到沙池的中间。最后一步就是在沙池的底部凿孔,让沙子慢慢流出来,随着沙池里的沙子越来越少,方尖碑的底部就会慢慢下沉,直到接触沙池的底部,而这时,方尖碑已经斜靠在沙池里了,最后再用绳索套住方尖碑的顶端,慢慢拉动它,直到竖立起来。OK,说了这么多,你们听明白了吗?”
团友们对导游这个问题的反应与以前大不相同,有点像我们数学老师在提问“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的反应一样,显得非常“迷茫”。
虽然导游显得有些“沮丧”,但他还是“安慰”我们:“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如果有人问你们这个问题,你们就说这是外星人干的,就像很多人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立的一样。”
“哈哈……”
这下,大家都乐了。
其实,通过导游的连说带比划,我发现它与修建大柱厅的方法非常相似,但是,我觉得导游似乎故意漏掉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我问导游:“导游,你刚才说,这方尖碑竖立起来就完工啦?”
“是啊,就完工了。”
“那它就直接放在底座上,也不要用什么把它们固定在一起?”
“没有啊。”导游说,“你看卡纳克神庙里这些建筑,它们都是石头叠起来直接建成的。”
“这么高的方尖碑东西,这么小的底座,为什么不会倒下呢,遇到地震也不会倒下?”我还是不相信导游说的话,总觉得这方尖碑和底座之间一定有什么秘密,不然,可能早就倒了。
“这个问题太难了啊,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它到今天就是能立得稳稳的,风吹不倒,地震震不倒。怎么说呢,我只能说古埃及人太厉害了,你要找到答案,一定要告诉我啊!”导游被我问得有点无奈了,他决定带我们继续参观,“走,我带你们去看圣湖。”
看来,古埃及文明有着太多的神秘之处,想一下揭开所有问题的谜底,真的没那么容易啊!
我们跟随导游穿过两道小门,来到了圣湖旁边。
这个圣湖是方形的,面积还不小,湖面很干净,碧绿的湖水泛着微波。湖的四周都是由石块垒成,每一侧湖壁上都有台阶通向水面。圣湖的周边零星地种植着一些椰枣树和棕榈树,
“圣湖又叫怪湖,因为它里面的水从来没有干过。”导游说。
“是不是和尼罗河相通的?”爸爸问。
“对,它的水其实来自尼罗河,因为有地下管道和尼罗河相连,这里离尼罗河并不远。圣湖主要是让祭司们在祭拜之前沐浴净身,以表示对神的尊敬。来,我们来看看这个!”导游介绍完圣湖,把我们引到一只圣甲虫的雕像前。
这只绰号为“屎壳郎”的巨大圣甲虫,趴在2米多高的花岗岩底座上,和底座连为一体,静静地注视着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
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古埃及人与圣甲虫的有趣故事。
原来,古埃及农民在田间劳动的时候,经常看到一种身材健壮,披着盔甲的大甲虫,推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圆粪球在移动,这让古埃及人感到非常神奇,因为当时人们把圆球看成是天上的太阳,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威武的家伙,可能接受了神的旨意,才造出这种精巧的圆球来。由于古埃及人对于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的这种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就想像出这背后一定有神明在暗中推动,而圣甲虫推动粪球与这种自然现象很相近,于是,圣甲虫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圣物,它就是推动太阳在太空中移动的神。自从圣甲虫被人们想像成太阳神的替身后,它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具有神奇魔力的护身符,它的形象被用来做成各种饰品,被人们戴在身上,甚至戴在木乃伊的身上。
讲完完圣甲虫的故事,导游对我们说:“朋友们,圣甲虫这么厉害,你们围着圣甲虫走几圈吧,这里的圣甲虫非常灵验,只要围着它转7圈,并且转圈时心里默想着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就是你没有心愿,也会给你带来好运,想发财的会来财运,想当官的会有官运,想成家的会来什么运呢?”
“桃花运!”胡子叔叔回应,“不过,这运气我碰不到啦。”
“哈哈哈…….”团友们大笑。
“对,我祝愿你们好运常在!”导游笑着说。
“来来来,转圈了,转圈了!”唐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带头走了起来,还不忘提醒大家,“心里一定要想着愿望啊!”。
很快有不少团友跟着唐奶奶一起围着圣甲虫走起来了。小东、小薇、蘑菇头和小胖哥都加入了,我也赶紧加入队伍。
我当然想自己运气好一点,我就想在今年的考试中,少错几道题,但愿圣甲虫能助我一臂之力!再说了,古埃及人认为圣甲虫不怕脏、不怕累,是勤劳、勇敢者的化身,这一点也很值得我学习。
转完一圈,我发现爸爸、胡子叔叔,还有几个大叔和爷爷没有参加!爸爸正在旁边给我们转圈的人拍照呢。这些“大老爷”们是走累了吧。
于是,我邀请爸爸:“爸爸,你也来转圈啊,你不想‘发财’吗?”
“我当然想,不过,圣甲虫保佑这么多人已经够累了,我还是自力更生吧。”爸爸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这一听这话,差点噎着。又转了一圈后,我对爸爸做了个鬼脸:“我祝你越来越忙,忙到没时间吃饭!”
我跟着大伙儿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领头羊唐奶奶停了下来,大伙儿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唐奶奶问大家:“我们走几圈了?”
“不知道啊,都跟着您呢!”有个阿姨说。
“你们没有数吗?”唐奶奶问。
“没有呢,您是领头的,您说几圈就几圈!”
我因为和爸爸说话,更是一本糊涂帐,根本记不清走了几圈。
“好像走了8圈。”小胖哥冒出一句。
这话一出,简直让所有转圈的人“崩溃”!
有个来自贵州的小白阿姨说:“这规定走7圈,我们走8圈还有效吗?”
“有效有效,超过7圈就行,八圈更好,八方来财嘛,大家一定财运多多!”唐奶奶一句话扭转乾坤,让大家如释重负。
“要不要再走一次?”唐奶奶好像丝毫都不累,很认真地问大家。
“够了够了,我都出汗了,我先去休息一下。”小胖哥一边说着一边取下帽子,不停地扇着风,去找阴凉处了。
有小胖哥带头,大家都笑谈着散开了。
这转圈也确实难为小胖哥了,谁让他这么胖呢。不过,小胖哥你是知道的,多走点路可以减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