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 豪杰行 > 第三十四章 赵武灵王 扶立燕职

第三十四章 赵武灵王 扶立燕职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豪杰行 !

    丁虎持工布宝剑,代笑峰传话山东豪杰,于是风行子之名便闻于山东,齐国孟尝君亦有耳闻。

    而齐国刺客行刺燕国公子之事,也为齐国人民知晓,此事背后谋主,也便都指向齐王了。

    孟尝君恐损齐王声誉,便前来临淄都城,面见齐王奏道:“今有江湖豪侠风行子者,持工布宝剑护卫燕国公子姬职,民间传言,齐国欲要剪除燕国公子。此事若果是大王所使,臣以为大为不当,恐让天下耻笑齐国,有损大王威名。”

    齐王闻孟尝君之言,佯作惊讶道:“寡人堂堂一国之王,岂能用此下三滥手段?卿误听人言了,断无此事。”

    孟尝君又奏道:“大王若无此事,自然不畏惧国人议论。今且请大王下令,若国中有人还胆敢行刺燕国公子者,即严惩不贷。天下人闻知,便知此事非大王所指使。”

    齐王寻思有理,只想与此事撇清关系,于是便答应孟尝君,颁布王令,若齐人以刺客身份行刺他国之人,将逮捕斩之,将此法令布告诸侯。

    诸侯闻知,果然认为齐王与刺杀公子职的事并无关系,今又见齐王下令,禁绝刺客,都纷纷称赞,言齐王果然有大国之君风范。

    齐王虽然未能剪除公子职,迫于形势而禁绝了刺客,但却博得了好名声,倒也不觉得吃亏。只是栾开回到齐国,再也不能不遵法度任性妄为了,齐王骂栾开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今致使寡人如此!”栾开不敢辩解,服罪而退。齐王为安抚栾开,还是赏赐了一些金银。

    丁虎在齐地停留二十余日,见到齐王已经下达了禁绝刺客法令,于是告辞尹人雄并山东豪杰,持工布剑返回韩国新郑,来见笑峰,将宝剑奉还笑峰,备言前事。

    笑峰闻知大喜,对丁虎道:“丁兄此行,作用甚大。今齐王下达禁令,公子便安全无危了。”于是便告知公子职,言刺客之事已经摆平。

    公子职亦心中高兴,便馈赠笑峰金银百两以相谢,笑峰推辞,说自己并无功劳,都在丁虎身上,公子职遂赐丁虎金银,丁虎推辞不过,只受其一半。

    笑峰见有朱申在公子职身边,心中便放心,于是告辞公子职,与丁虎自回汉中上庸而来。

    而栾开在韩国新郑行刺过程中偶然得知朱申消息,只是不太确定,回到齐国之后,将此事告诉其兄齐国大臣栾氏,栾氏道:“此事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不想他却在韩国。朱申杀我族人倒无所谓,只是欺人太甚,此仇不可不报,今既然知道其下落消息,你且令人前去探察,若果然真实,容吾再想办法雪此恨。”

    栾开道:“大王已经颁布了禁令,小弟不敢再有违背法度之举了。此去探察,得无有违背法度?”

    栾氏道:“无妨,你只是去打探,又没有行刺,如何犯法?你打探真实了,其他的事,都包在为兄身上。”

    栾开这才答应,退下便又召集了几名党羽,给了赏钱,让去韩国打探朱申消息。

    而燕国子之乱国,国人不附,齐王相助燕太子姬平率军入燕,相争王位,太子平率军杀进蓟城,燕国宫廷大乱,将军市被也趁机率兵攻伐燕国王宫,百姓相助者甚众。子之不得国人百姓支持,难以支撑,只好以高官厚禄相诱市被,市被中计,而反戈击太子平,太子平不能敌,大败,率残众逃往无终山,后为当地人所杀。

    子之又杀了将军市被,燕国宫廷祸乱才算结束,但此番大乱,杀死军民百姓数万人,燕人大为震恐,都怨恨子之。

    而齐王闻知太子平事败,便又下令让齐将匡章率师进入燕国讨伐子之,匡章乃当世名将,善于领军,率齐国之师长驱大进,深入燕境,燕人不仅不阻拦,还为其引路。

    匡章领军至燕都蓟城,围攻子之,子之虽然勇猛,却大势已去,为匡章所败,子之被齐军生擒,押赴齐国,被齐王下令处死,剁成肉酱,以警示天下不臣之人。

    燕王哙闻知,也在别宫自缢身亡。

    匡章虽然能征善战,为一时名将,却生性残暴不仁,率齐军深入燕境,纵兵大掠,杀戮百姓。燕人深受此祸,也将齐军恨入骨髓,更是痛恨太子平引狼入室,便攻杀太子平。

    燕国国中大乱之后,无人主持局面,任人欺凌宰割,惨不忍睹。

    时赵武灵王闻知燕国局势,欲要出师入燕相助,又恐自己军力不是齐军对手。盘算良久,便决定拥立公子职为燕国新主。于是致书韩王,说明此事,韩与赵是同盟之国,自然拥护赵武灵王主意。

    却说这赵武灵王,姓赵名雍,二十余年前,年仅十五岁的赵雍继承其父赵肃侯之位,成为赵国新君。

    赵国常年与魏、楚、秦、燕、齐等国交战,至赵肃侯去世,新君方幼,各国于是准备趁机来欺负赵国,为自己捞取好处。

    赵雍虽然年幼,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勇气,与各国周旋应对,挫败了各国的叵测居心。在托孤大臣肥义的辅佐下,赵武灵王大力改革内政,励精图治,使久战疲弱之赵又恢复国力,兵马也很是强盛。

    赵国北疆与北胡等地相接壤,胡人彪悍善战,而华夏衣冠皆宽袍大袖,不利于上马驰骋骑射,赵武灵王遂下令国中皆穿胡人窄袖紧衣,练习骑射,自己为做表率,常年皆着胡服,并每日骑射不辍,上行下效,赵国上下便纷纷跟随国君学习骑射,着胡人衣裳。此便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治国方略。

    数年,赵人果然也精通骑射,彪悍善战,赵军于是兵强将勇,胡人畏之,中原各国亦不敢再轻视赵军。

    赵武灵王作为一时英明之君,在世时候便受到天下敬畏。后来死于沙丘之乱,后人多为感叹可惜。但其一时光辉业绩是受到后来历朝历代所推崇的。

    后人有诗追思赵武灵王道: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赵武灵王见燕王哙传国子之,本还赞赏其尧舜之行,但见子之不为国人拥戴,又道:“燕王昏聩至此!恐怕有灭国身死之祸。”

    果然,子之执掌国政不数年,燕国即发生变乱,燕王哙、子之、太子平皆在祸乱中丧生,燕国一时无主,为齐国所侵略掠夺。

    赵武灵王夫人,是韩国宗室之女,赵与韩联姻,二国并定立攻守同盟。而燕国太子平已经事败,大失人心,逃在无终山,唯还有公子职在韩国。赵武灵王便决心扶立公子职回到燕国任新君,以便拉拢燕国,为赵之助。

    然而齐国强盛,国力远在赵国之上,齐王欲要称霸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赵国与韩国欲要扶立公子职为燕王,势必触犯齐国利益,齐国岂能坐视之?这事谈何容易?

    然而赵武灵王毕竟是一时英杰之君主,外能与诸侯抗衡,内能治理国政。面对此种难题,赵武灵王也能想出办法来。

    当时天下七雄,以秦、齐、楚三国为最强,魏、赵次之,韩、燕最弱。秦国与齐国,一西一东,皆有称霸天下之野心。

    时楚国国势不振,自顾不暇。赵武灵王寻思能够与齐国抗衡者,唯只有秦国了。便决定请秦王出兵,则一定能够让齐军退出燕国,驱除齐国势力,从而扶立公子职回国即位。

    但这秦国也不是什么仁义之国,若要秦王出师,没有相利益好处是不可能的。

    时秦国正在对义渠、韩国、齐国、楚国等用兵,赵武灵王苦思冥想三日三夜,终于想得一个万全之策,认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此番意愿了。

    赵武灵王先遣人至中山国见中山王,游说鼓动中山王趁燕国内乱,发兵攻打燕国,中山王见有利可图,于是听之,发兵攻占了燕国数百里土地,又攻下城池十余座。

    燕人闻之更加惊恐,急切盼望能立下明主贤君,以便安定国家,抵御外侮。

    赵武灵王再令人至燕国,称赵国愿意扶立公子职归国为燕王,燕人闻之,皆感谢赵武灵王。于是赵国整顿军马,赵武灵王亲自率领,列于燕国境上,遣使者至韩国,言自己已经出兵,扶立公子归国为燕王,请韩国放公子归国。

    公子职在韩国为质,归国与否取决于韩王,当时韩国国君是韩宣惠王,亦即韩威侯。燕国质子于韩,二国也是同盟,此番送归公子职,也是韩王所愿意的。公子职在韩国为质,前番齐王曾令韩王杀之,而韩王可以杀却没有杀,那公子职归国为君之后,势必感激韩国恩德,会尽力报效自己。

    韩王接到赵武灵王书信,心中虽有其他意见,但让公子职归国为君,也是韩国利益所在。于是便发兵车百乘,护送公子职归国。

    赵武灵王寻思韩国定会从自己之意,同意让公子职归国。但要让秦国出兵,自己不便出面,还需得公子职本人相求助。秦国在东方最大的对手便是齐国,欲要与齐国争霸,势必也需要拉拢燕国相助。公子职以此相求助秦王,那秦王也就会发兵了。便等时机到时,便说齐军强盛,需得秦军相助方可胜之,借此让公子职求助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