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 只余我一人的世界 > NO.1:黄粱一梦

NO.1:黄粱一梦

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只余我一人的世界 !

    人生轨迹都是这样——生老病死。

    也不知道造这个词的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将“生老”放在了前面,好像“病死”在前会显得很不幸。

    的确如此。人可以接受老死,但病死总会给人一种人生突然就了结的意思。当初我得知真实情况之后,满脑子都是这种想法。

    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公司组织全员体检,当时是为了响应国家“身体健康高于一切”的口号。“打工人”身体健康在那会一直是个社会大问题。

    “打工人”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反正只要你不是老板,基本都符合这个称呼。我是这么认为的。

    身高、体重、脉搏、血检……两个星期后出结果。体检之前不能吃饭,做完一切早就饿得不行了,果断跟同事一道去吃火锅。

    两个星期后体检报告发至各自手机上。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女同事抱怨自己体脂高,嚷嚷要少吃,改吃一个月素食;男同事倒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的一帮糙老爷们。有个人查出轻微脂肪肝。是出了名爱喝酒,得知自己身体情况还说:只是轻微,以后少喝就好。反正是放不下杯中物。

    唯有我的手机还没收到任何信息。

    老板秘书突然来找我,让我递份文件过去。我赶紧找了出来立刻就去了老板办公室。

    没想到老板并不是为了看文件,而是亲口说了我的体检结果,说完还递给我医院开的证明。

    老板宽慰:“准你三天假,去医院好好查查,也许是误诊呢。”

    “大……大概吧,谢谢您。”我退出办公室,感觉到自己双腿在微微打颤。

    第二天我去了医院,顺着体检报告上留的信息找到了医生。医生料到我会来找她,因为当我告知来意之后她记起了我的报告。

    “会不会有可能是误诊?我觉得自己身体一向还不错的。饮食规律,不挑食偏食;早睡早起不熬夜,定期做点运动……”我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生活,连手艺频率也悉数道出。

    医生耐心听完,在确定我无话可说之后,缓缓道:“我们医院医疗设施很齐全……”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凉,中间的话我一点都没听进去,只记得她最后说:误诊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存在误诊这种情况。

    “那……那个医生,我这个病……”我语无伦次,“怎么能——不是,怎么治啊?”

    她摇摇头:“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医疗手段,到最后你连呼吸都要靠设备辅助。”

    “为什么?”我问。

    “因为肌肉无力,自然就没法——”

    “不是,我是说为什么?”

    她诧异地看着我。

    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

    离开医院的时候只觉得浑浑噩噩,站在医院大门口,面前车水马龙。机械似的迈着腿漫无目地走,家,暂时不想回去。

    走了好久,才想起该给爸妈打个电话。

    初次知道这个情况,我没哭;确认之后,我也没哭;等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崩溃了。

    我向老板申请延长假期,回了一躺家。

    从车站打车回家,站在自家楼下好一会才拖着箱子上楼。爸妈还没下班,我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等着。

    我有记得那时候仔细地看着眼里每一处角落,好像来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我想好好记住,生怕以后会忘记。

    5点半,老爸先回来,手里提着三大袋子东西——是去逛菜市场了。我工作后他不用三班倒,天天白班,他最希望的就是这样。

    什么也没问就躲进厨房,把早上的碗筷洗了顺带淘米煮饭。

    “晚上吃红烧肉,咋样?”

    “好。”我开心道。

    我也过去帮忙。

    等老妈回来,厨房刚刚忙活完。坐下吃饭,默默无语。唯有电视开着在播《新闻联播》,不至于死寂。

    吃完饭,我主动要去洗碗,被老爸拦住。

    他小声问:“医生怎么说?”

    “不好治,没法治。”

    老妈捂住脸,不住地抽泣。

    他们肯定了解过了,刚刚问也只想盼着有什么奇迹发生。

    我也想。

    面前的中年男人难得流泪,这是我第二次见他流泪,上一次是我爷爷,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那年我7岁。

    在家的几天我过着闲散的生活,三餐有时缩至两餐,因为其余时间我都在外吃,那些在我眼里算不上正餐。

    我想再看一遍自己生长的地方,尽可能的去能去的每一处:老街、美食街的各家小饭馆、曾经的学校、公园,甚至是废弃的烂尾楼。

    这样慢慢等死挺好。

    直到某一天回到家,发现家里来了两个不认识的人。穿着正装爸妈竟早早的下班,跟他们在讨论什么。见我回来那两人做了自我介绍,解释来意。

    “……等到研究出治愈的手段,届时你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慢慢变老就好。希望我说得够清楚了”戴眼镜的一位讲了一大通。

    他所说的方法是冷冻休眠,在尽可能在延缓衰老情况下,寻机会治愈我。

    “浪费时间”我窝着火,强忍怒意,“现在骗子手段不高,眼光倒挺高,真把人当傻子看是吧!”

    “你误会了,我们是政府的人。”

    “政府?”我嗤笑,“政府消息还挺灵通啊。你当我不知道?我去医院的相关检查报告被泄露,然后你们找上门!”

    我转而怒斥起爸妈来:“你们不带脑啊,这种规鬼话也信!冷冻休眠,冷冰冰地睡过去,还能再醒得过来就出诡了!”

    最后对那两人大吼:“滚!”

    “你不信,我们明天带你去亲眼看一看。”

    他说得很淡定,说完看着我等我答复。

    沉默好久。

    “好。”

    第二天,我同父母一道去了南京的一家医院。在医院地下二层,见到了真正在冷冻休眠的人。

    椭圆的玻璃舱内静静躺着入睡的病人,他们裸露的身体部分凝结了一层薄冰霜,玻璃仓旁的仪器记录心跳,每次跳动一个波峰。我数了一下:面前有二十个休眠舱,冷冻的人只有五个。

    医院院长向我们解释,这是国家出资秘密开发的医疗项目。本意是为了日后延长航天任务时间。现在被用于医疗冷冻,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

    “所以才挑上我?”

    “不能说是挑上你,所有患有现阶段无法根治疾病的人我们都有找过,也解释了缘由;只不过很多人选择尽可能去活,而不是这样‘苟且’,他们是这么表达的。即使是政府出资。”

    “那要冷冻多久?”

    “目前拟定是最多不超过一百五十年。”

    我问:“好像只有年轻人。”

    “因为老人看淡了生死。”

    “让我好好想想。”

    因为在南京,顺道去拜访了二姨一家。二姨了解之后劝我好好考虑。

    “能多活一会是一会。”

    “可我不知道一百五十后会不会被治好。”

    姐姐跟我开玩笑说,再差也能多活一百五十年,不好么?

    “可那一百五十年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梦,甚至有没有梦我都不知道。一觉醒来,我认识的都死了,认识我的一个都没有。有什么意义?”他们听了一阵沉默。我忽地明白为什么选择冷冻的人寥寥无几。

    当晚在附近找了旅馆住下,一家三口在夜市附近溜达,人头攒动,烟火气十足。

    老妈点了些烧烤,她向来是不喜欢吃这个的,没想到还要了啤酒。

    烧烤撒了辣椒粉,她本就吃不得辣,现在呛了满眼泪。

    她说:“我希望你能活久一点,哪怕我们都不在了。

    “黑发人送白发人,不比白发人送黑发人好?

    “儿,妈希望你能活久一点。”

    我嚼完嘴里的肉:“好。”

    最后的记忆是我躺在玻璃舱内,注视舱外的父母。因为预先服了药,眼皮有些沉重,明显觉得舱内的气温在降低,我伸出手抵在玻璃上,父母也伸出手隔着玻璃与之相印……

    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浅蓝的天花板,阳光照射进室内,床头柜上花瓶里的水折射光线,绚烂璀璨。

    我转头想看懂周遭。一旁电视里播着电影一幕——“Relax,David.Openyour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