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郭氏最后成了这么多恶劣案件的主谋,虽然德寿候府还没有休妻,但估计也没人管她死活了,府尹大人当然听得出黄大官人句句拿老婆当挡箭牌,说的话全是黄柏强这个老家伙教的,但是也不便戳穿,因为把郭氏推出去顶罪,就可暂保黄大官人,德寿侯府也可暂时免于废爵,皇上也免了为难,而且德寿侯府也答应债务会分文不少的还清,民怨也可平息,事实上德寿侯府也确实这么做了,如此两桩大难题,都有了交代,那就不用传郭氏上堂对质了,反正郭氏也不冤。
总之,这么一大桩让朝廷都丢脸的麻烦事,牺牲一个郭氏就解决了,任谁都想不到比这更好的办法,黄柏强这个老家伙还真有两下子,这么一盘死棋都能给下活,德寿候府最后还挽回了不少声誉,成了大赢家,府尹大人回过头来想想,要不佩服这老家伙都难,黄柏强出此计策,怕都料定了府尹会配合。
虽说郭氏不是什么善类,还敢袭击雅俗的马车,但是真要依法处死,也有点可怜,何况那黄大官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他样子虽蠢,但绝对不是傻子,自己说的话会害死妻子,黄大官心里肯定清楚,二十多年的夫妻,说弃就弃,也是厉害。
这边移交郭氏,也不急于一时,府尹大人此时就把郭氏丢在牢里,只给她把伙食待遇改善一下,其余的不管,刑部若是不主动过来要人,府尹大人也不提,反正那二十条汉子都流放了,债主们钱也拿到了,事情也都有了交代,现下里就看德寿侯府有没有良心,毕竟郭氏还有一双儿女,如果真把郭氏立刻解决了,德寿侯府没了丝毫顾忌,可别又旧念复萌了,毕竟除了郭氏,其他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黄柏强那老家伙眼下还怕死不了。
话说德寿侯府经过这次事件,挽回了不少名声,虽然不少官宦人家看得懂招数,也还是看不起,但是确实没人再明目张胆的说什么难听话了,照这样下去,爵位怕还是可以保得住。
黄侯爷经此一役,觉眼下得得好好理一理家务了,后面又从儿子口里得知,孙女文欣前不久在马球会上,竟然敢打李尚书的马,使得李尚书叔侄险些受伤,难怪那李浩然会突然对郭氏出手,又准又狠,叫人措手不及,若非如此,后面的一大堆事情也就不会出了。
虽说自己有个超品爵位,可是只袭三代,如今远离朝堂,还无实权,想那吏部尚书是什么人,手握百官任免、考绩、升迁、调动,六部第一重权,李浩然本人又正直盛年,除非犯罪或者年老致仕,否则就会一直执掌此大权,官场上的人,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敢得罪他,何况李浩然看似好相处,实则睚眦必报,为官手段,尽得其父真传,就没吃过人的亏,更兼李浩然姻亲显贵,就不说他的出身,但就是岳家亲家加起来,这已经有多少个爵位,多少位高官了,儿子一代也官场日渐兴盛,这样的人,怕只有巴结不上的份,真没想到,会把他给得罪了。
黄侯爷想到这些事,也知道现下怕是没法子与吏部尚书修好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于是就把孙女孙子着人带来自己教导,眼下孙子孙女都大了,得赶紧说亲才是最要紧的,孙子和他爹一样,毫无主见,除了会吃会玩,其余的就什么也不会,只是满屋子小星,虽然也曾强抢民女,不过好歹也没惹什么大麻烦,但是孙女文欣,愚蠢贪婪比之郭氏,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黄侯爷在外面着人一了解,小丫头还时常与男子厮混,私相授受的事干了不在少处,这还了得,得赶紧管。
眼下家门名声虽是稍稍挽回,但是孙子孙女的婚事还是难说,为今之计,得先给大官续娶一门好口碑的亲事,改改家门名声,续弦门第再低都没关系,主要是口碑,定要和郭氏把关系彻底撇清,但是不能休妻,那日说与郭氏恩断义绝,只是做做样子,如今已拿郭氏顶罪,如果做的太过绝情反而不好,但是若要续娶,郭氏就不能留,何况郭氏若是把堂上审判的过程全部了解清楚后,不知道会不会被利用,反咬自家一口,所以,郭氏得上路了。
黄侯爷想到府尹本人做事谨慎,何况家学渊源,真要用什么手段,怕也会被发现,但是从郭氏这么多年的心性来看,真要叫她自行了断,也就几句话的事,而且,还能把郭氏的死因怪在府尹头上,因为府尹现在很明显不打算把郭氏移送刑部,刑部不想做恶人,也不会主动去和府尹要人,这边事不宜迟,得快点动手。
黄侯爷真要狠起来,也是手起刀落,干脆无比,着仆人给郭氏送了顿“断头饭”,衙役们再三检查,饭菜什么都没事,虽说最近郭氏吃的也不差,但好歹是家人一份心意,于是就让进去了,郭氏见到家仆,欣喜若狂,以为自己有救了,见到公爹送的饭菜,胃口也好多了,就赶紧吃,但是后面,家仆把侯爷吩咐的几句话说给了郭夫人,然后就默默走了,衙役们看候府下人出去时,郭氏还好好的低头吃着饭,等晚会子,准备给郭氏送洗脸水的时候,郭氏已经用腰带悬门自尽了,衙役们吓的,赶紧跑去府尹家里报告府尹大人,府尹大人连夜赶来看的时候,也救不活呀。
关键是为何突然就自尽了,郭氏是个很惜命的人,也认得字,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该有心理准备,而且也知道府尹不会立刻处置她,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何况她还有儿女,这究竟是为何,再三检查吃的东西,也没问题,人确实是吊死的,府尹大人也怀疑到是不是黄柏强那老不死的搞的鬼,但是什么也查不出来。
事才刚开始呢,府尹这边命人收殓,准备送给德寿侯府,德寿侯府倒是大仁大义,立刻表示要把郭氏安葬入祖坟,毕竟她留了香火,黄大官人这时突然又表现出对发妻的恋恋不舍,觉得对不起她,再三追问府尹,为何她突然就想不开,郭氏一双儿女也过来缠着府尹哭闹,儿女伤心怕是真的,府尹被这一家揪住捶打不放,觉得晦气,也解释不清,只得慌忙挣脱跑了。
一跑好了,马上就传开了,没等两日,这天上朝,突然有两位言官,狠狠地就郭氏死的不明不白的事,参了李府尹,人犯在牢里还没判,突然就自尽了,府尹失察,已经审理完了,为何迟迟不肯移交刑部定刑,首先是失职,另外说不清为什想不开死的,府尹居心叵测,可能是故意逼死人犯的,口若悬河说了一大堆,强烈要求皇上要立刻罢免李府尹,听的百官都一脸懵。
顺天府府尹作为京畿重地的最高地方官,是地地道道的中枢“现管”,实权甚重,毕竟是执掌京畿的“地头蛇”,朝廷第一大门面人物,这个职位的担任者,就算不是皇帝的绝对心腹肱骨,那肯定也是皇帝极其信任放心的人,历代君王都无比看重此职,府尹一旦坐上去,若不是犯了大罪,君王压根都不敢换,毕竟是掌控皇城安危的人,若是换了,皇帝可就睡不安了。因为李浩荡的性格和能力,包括出身地位,都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所以皇上才不惜用更高职位换走前任府尹,把他送上去。
李府尹本人也十分善良厚道,虽说总板着脸,却是人缘极好,朝中几乎没有合不来的人,不但京中各家勋爵官员都与他交善,普通老百姓也都敬爱他,且不考虑李氏大房二房及其各自姻亲,给李府尹提供的强盛显赫的后盾,单就李府尹本人也是姻亲清贵正派,两子为官出息,这样的人,干嘛要与他过不去,总不能说因为他是厚道人吧。
突然参奏李府尹的这俩言官,都是官场愣头青,急着想出名,所以被人给收买利用了,俩人一唱一和的喷了李府尹半天,还态度极其坚决的要求皇上罢免李府尹,说的还颇新鲜,满朝文武本来听见了,还都准备要为李府尹说两句,但听到后来,却都摇着头懒得理会了,因为郭氏背下了那么多罪责,本就是一枚弃子,送刑部判了也是一死,确实是死不足惜,何况还认定了是自杀,这顶多只能说是个工作小疏忽,哪怕就是放在最低级的小县官身上,怕都不会有什么处分,国政朝堂,居然被拿来讨论这样的事,李府尹本人也不便为此争吵,吵了,怕只会越吵越热闹,这俩人说这么多,纯粹是浪费早朝时间唉。
皇上听的实在不耐烦,眼看臣子们都低着头摇头,还没人来给自己解围,那就只好自己来了,言官风闻奏事,总不能不给说,于是皇上先表扬了两位言官“口才不凡”,然后斥责了两句李府尹“工作疏忽”,随后赶紧把话题叉开,说说其它的,这件事就此盖过。
府尹大人确实是想不通,郭氏现在是多活一天赚一天,自己也把她的伙食待遇都改善了,怎么突然就自杀了,只知道死之前德寿侯府的下人来看过他,其余的,也查不出来什么。
李太师和李尚书看着弟弟被人咬了半天,头都不回,李氏朝中姻亲本也想帮忙,但是见太师和尚书没反应,也不好出头,等事情都说完了,说其它的有一会了,突然,吏部尚书大人有两句话要说。
这话不是帮弟弟解围,纯粹是说说事实,因为浩荡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当哥哥的又不想他背黑锅,就想让大家都明白,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其实让郭氏死很简单,方法就摆在眼前,只听李尚书说:“皇上,臣今日,只是想和诸位同僚谈谈,臣对郭氏死因的看法,想必近期的事情,各位大人也都知道,郭氏此人,惜财如命,吝啬非常,这些年坑骗聚敛的钱财,又分文不曾舍得花出去,定是都积攒下来,视为命根子一般,怕是那日德寿侯府,把郭氏的不义体己,全都拿出来偿还债主,候府家仆送饭时,又不小心将实情告知,郭氏知道后,就一下子想不开呀。”这段话,尚书大人是面色含笑着说的,而且说的是尤其的不紧不慢,不咸不淡。
满朝文武一听,顿时前后全都明白了,分毫不差,一下子集体笑沸了,皇上也笑的受不了了,满朝文武笑的好久都停不下来,太师和尚书觉得太简单,但是也跟着笑笑意思一下,府尹大人恍然大悟后,只是干笑了一段,就那俩言官笑不出来,被德寿侯府的人给耍了,当然,德寿候府的人这把弄巧成拙,之前黄侯爷好不容易挽回的名声,全被尚书大人给说吹了,看这样子,这爵位还是得废。
事已至此,李尚书也不打算给黄侯爷活着了,李家人若是不厚道,拿获郭氏时,就会穷追猛打,就算把黄大官判刑又如何,只要皇上不下圣旨废爵,就谈不上对先帝不孝,横竖都是德寿侯府辜负圣恩,皇上是出于孝道,才要挽回先帝的英明,这老家伙留着也是膈应人,干脆早点送他上路,省的回头又来给自己打麻烦。
尚书大人可不能知法犯法呀,不知尚书大人要干嘛,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