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宋二姑娘择婿记 !
苏氏忙扶了钟氏起身,轻声道:“老祖宗在床上眯一会儿,媳妇在旁伺候着就好。”
钟氏抬眼看苏氏一脸惶恐就怕自己拒绝的样子,心内暗道:也罢,顶着个母亲的名号,我就不得不叫她们一再的沾些便宜去。既然如此,那她愿意站就站吧。
贞书和贞媛两个恭送钟氏回了卧房,眼看苏氏回头看她们的目光,仿似要杀了她们一般,两个又败兴怏怏了出了随和居。在外闲逛了片刻,走到一所院子前,这院子周围花草修剪的十分整齐可爱,院中两个胖小子正跑来跑去笑闹着。
沈氏在屋檐下躲着阴凉看两个胖小子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乎,忽而扫见二房两位姑娘在门上站着,忙起身指了蓉蓉去迎进来。
她指着自己身边的沈妈妈端了些茶果出来,在屋檐下摆了张桌子请她们坐下,笑吟吟问道:“你母亲还在立规矩?”
贞媛点点头道:“祖母困了要睡,母亲进去陪着。”
沈氏垂首默默点头,忽而微微一笑道:“往常总是我站在床前伺候她睡觉的。”
叔母这是要诉苦的样子,可贞媛与贞书两个并不知如何接话,只能怔怔听着。
沈氏抬头再是一笑,略带着些苦色道:“我们小户寒门的女子,一无嫁妆傍身,二无家世可依,嫁人了便任婆婆揉搓的,也怪不了谁。”
这是自然,苏氏与陆氏两个虽来了要受气,也不过那一时半日,受完回了自己家里,想横着走就能横着走,想竖着行就能竖着行,她却不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五更起床操持早饭,安顿家务立规矩。从嫁过来到如今,她不立规矩的日子,统共也就生两个孩子后加起来的两个月罢了。
而到如今,钟氏也没有一句要她的长灿或者长贵兼挑长房的话。她在这府里,也不过享个眼前的富贵过眼的繁华般了,眼看着两个胖小子渐渐长大了起来,贞玉一心打算要搬空整个宋府为自己作嫁,钟氏隐晦不提兼挑之事,叫她如何能不揪心。
贞媛和贞书自然不知沈氏心中思绪,两人逗弄了一会儿长贵和长灿两个小兄弟,见天色已午,便又到随和居去用饭。贞玉与贞秀两个相谈甚欢,连饭都不肯到随和居来用,只着人通知一声便罢了。
午间仍是苏氏替钟氏布菜,因钟氏午睡时苏氏一直陪在身边,此时她面色倒还比早间时候和善些。
吃罢了午饭,因钟氏方才睡过了困气,此时便又坐在罗汉椅上,叫贞媛和贞书两个陪着自己说话儿,另叫苏氏与沈氏两个站在身后立规矩。
往常在蔡家寺时,苏氏每日都要困午觉的,此时到了她困午觉的时间,困的恨不能拿针戳自己才不致闭上眼睛,但眼皮却沉的怎么都掀不起来。贞书与贞媛两个在下首急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却也只得与钟氏聊一些平时爱绣些什么花样,爱吃些什么饭食的话题。
母女三个这样相陪着钟氏,一直到用完晚饭,才听钟氏淡淡道:“我原也想着你们既已在徽县咱们家的庄子上安了家,几个姑娘也该在那里找亲事才对,毕竟老二膝下无男,年老了若不过继香火,总得有人贴身照应着才是。但既然老二在荣妃那里求下来要我们帮忙给几位姑娘在京城说亲,我也只得应承下来。”
这样说来,宋岸嵘虽嘴上不说,但还是给宫里荣妃去过信的。
苏氏听了这话喜不自胜,躬腰道:“多谢老祖宗!”
钟氏道:“你原掰动的也不是我,谢我做甚?明儿北顺侯府里设筵请咱们府中姑娘们过去,你既孝心虔度,便在我身边伺候着,叫沈氏带她们姐妹们过去,如何?”
只要能让几个女儿出去交际,就是让苏氏在这里擦地板苏氏也是愿意的。她忙忙点头称是,钟氏道:“你且带她们回去准备准备,我这里也不用你伺候了。”
苏氏再次跪谢过,才带着贞媛和贞书一起出门,往自己家住的小西院去了。
回了屋子,再一次翻箱捣柜又是寻明日出门该穿的衣服。苏氏正手忙脚乱着,贞秀与贞怡两个也进了屋子。贞秀踢了鞋子在床上揉着脚道:“娘,贞玉姐姐身边光大丫环就有四个,我们姐妹四个连一个丫环都没有,明儿到了侯府,莫要再被旁来的小姐们笑话了去。”
苏氏嫌她脚太臭,过来拿被子遮了才道:“那怎么办,你们能跟着贞玉出去交际,已然是老祖宗开恩,我怎好意思再讨要丫环。”
贞秀指了指贞书道:“她又没什么好衣服,容样也粗鲁,明儿就扮作是丫环替我们提着包袱皮儿不就成了?”
苏氏看贞书在那里收拢自己翻拣过的箱子,身上仍是往日穿的那件素色收腰长褙子,头发又总归拢在后面扎着,确实不是个小姐的样子,若说把她使作丫环,却也把别人家的丫环都比了下去。她沉吟了半晌问贞书道:“你也没有好衣服好钗饰,又不爱出风头,愿不愿意明儿替姐妹们抬抬轿子?”
贞书远远白了床上的贞秀一眼道:“愿意,怎么能不愿意?为了母亲你今日吃的苦,我又有什么不愿意,只是我的轿子抬不稳,四妹妹你这样重的身子可别坐翻了才好。”
贞秀跪起来笑道:“你好好替我抬轿子,晚上我有好东西说给你听。”
贞书懒得理她,替苏氏收拢了今日穿过的衣服到外面寻水去洗了。
晚间睡在床上,贞书才要睡着,就听旁边的贞秀摇着她肩膀道:“你瞧见二姐那个样子没有,男人不像个男人,女人不像个女人,偏还打扮的跟个花盆子似的,她似恨不得把整个宋府的家财都披在身上一般,也是,人家父亲是嫡出理应继承家业,如今她又没兄弟,就连四叔父都是个庶出,只怕等她出嫁时,这宋府里除了墙皮都要给她刮着带走。”
贞书背身躲过她道:“你白日里不是一个劲的夸她漂亮,小心隔墙有耳叫她听了去,明儿再不跟你顽。”
贞秀道:“那里会,她正忙着明儿去北顺侯府会情郎,顾不上来听咱们的壁角。”
贞书听了这话笑道:“你倒真有本事,才不过半天而已,连贞玉在情郎在北顺侯府这事儿都知道了。但你莫要乱嚼舌根,咱们本就是到此作亲戚,你乱说话叫人给堵了才真真叫丢脸。”
贞秀道:“我心里有数儿。贞玉喜欢承顺侯家的五公子窦可鸣,几次三番自荐作亲,只是那窦可鸣如今还一直端着不肯答应罢了。明儿去了,我好好替她们撮合撮合,说不定贞玉心里爱我把我留在京城与她作伴儿,就再也不用回徽县和你一起挤一屋了。”
贞秀虽比贞书还小些,自幼人小心大,揣磨的心思成年人还多些,有口无遮拦爱四处嚼人舌根。她这个性格最能与人搭上关系,却也因四处嚼舌根,最能叫人堵在当面拔舌根,所以贞书不愿与她多谈。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沈氏便套好了车要陪几位姑娘去北顺侯府。她见二房几位姑娘也皆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唯贞书仍是昨日那件素色褙子配着条石榴裙,头上也无一点钗饰,怀中还抱着几个大包袱,吃惊问道:“为何三小姐不装饰?”
贞秀道:“她自降身价要为我们做丫环,我们也拦不住她。”
沈氏觉得好笑,唤了自己的丫环半兰过来道:“这是我替你们准备的丫环,本想着今儿才带过来,想是我准备不周了。”
贞秀瞧了一眼道:“既是如此,让半兰贴身跟着我就行了,大姐和小妹那里就叫她伺候着呗。”
当着众人的面,贞媛与贞书不好训贞秀的出脱,也只得如此应下。
当下几位姑娘上了马车,贞玉与沈氏一辆,贞媛与贞秀贞怡共趁一辆,贞书与丫环婆子们自然是抱着包袱皮在下面走着。
那半兰见贞书一个小姐也来做丫环的营生,笑道:“三小姐快快上车去吧,有奴婢们伺候着就好。”
贞玉的丫环安安听了回道:“只怕三小姐也想瞧瞧京城繁华,愿意与咱们一起走。”
贞书微笑不答言,心中却道:老天保佑贞秀能在京城顺利寻到好亲事出嫁,莫要再回到徽县去。
北顺侯府虽离宋府不远,然则京城街道上车来人往,又摊贩奇多,一路上扬尘弊天,到侯府时,贞书衣服上鞋子上皆是灰尘,再看另外几个丫环,个个儿也是灰头土脸。侯府红墙青瓦高耸入云,马车绕过了侯府正门,到了另一侧门上才停了下来。沈氏先下车扶下贞玉来,再过来虚扶贞媛几个,她姐妹自然是自已下了马车。
侯府几位管事妈妈早迎在门上,其中一位是侯府世子夫人陶氏的陪方胡妈妈,她上前扶过沈氏道:“四夫人好久不来,我家世子夫人着实想念。”
沈氏谦让过,待几位姑娘们皆进了门,自己才与那胡妈妈一起进门。
侯府小姐窦明鸾在后花园设宴,这胡妈妈先带宋府几位姑娘见过侯夫人章氏,才带她们到后花园与窦明鸾相见。
宋府虽也有个后花园,但钟氏向来不善打理家务,沈氏又不愿在这些事情上花功夫,是以凋零闭落良久。侯府人多财盛,整个花园中此时正是姹紫嫣红遍地开的时节,又假山怪石林立,各处亭台楼阁,惊的贞怡大呼小叫个不停。
在花园里纵深进去许久,见一处竹林边上一排包圆的亭子,亭外许多丫环婆子侍立。内中走出一位粉色四方如意结镂空大云肩,头上珠华玉饰的美娇娥来,她纤指轻拈裙帘迈步,过来迎过贞玉娇声道:“姐姐,你再不来我就要差人去宋府绑你了。”
这便是侯府小姐窦鸣鸾,生的花容月貌,也不过十五年华。
她与贞玉相扶进了屋子,贞媛几个也跟了进来,相对一一见过礼坐下,丫环们便送了茶果上来。贞书抱着包袱皮,自然也与半兰和安安几个一起在外站着。
毕竟只是小女儿家的聚会,明鸾姑娘吟诗,贞玉与贞秀两个便大力鼓掌叫好,明鸾姑娘作画儿,贞玉与贞秀两个也是大力鼓掌叫好。毕竟她们在这上面十分欠缺,且不说明鸾做的好不好,即便不好,她们也看不出来。
倒是贞书在外隐隐听得明鸾小姐一会儿一句:隔帘卧雨窗,闲晴看童扫之类的诗句,暗道这位小姐想必也与自己是一样多读了几本闲书,只是自己多爱读些话本杂剧,于诗辞上有限,明鸾小姐多爱读些诗辞,才会作出如此风雅的诗句来。
内里用过了午饭,才招呼丫环们进去替姑娘们梳饰更衣。贞秀撒娇作痴将窦明鸾与宋贞玉两个哄的眉开眼笑,此时又喝了些果酒,满脸通红汗津津的。她胸前沾了些饭食残渣,贞书拉着脸替她脱了又换上一件,才要扶她起来,她却借机在贞书脚背上狠踩一脚,抬眉冷眼悄声道:“瞧见了吧,容貌再好有什么用,到了京城,还是得我这种人才吃得开。”
贞书冷冷瞪她一眼不作理会,自去替贞怡打理衣妆。
待整好衣妆再喝过涮口茶,窦鸣鸾便提议要请宋府几位姑娘到水边略走一走。贞秀忙起身搀上贞玉,两人暖昧交换眼神,相视一笑。贞媛因年龄上大些,再加上她向来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至始至终都是跟在这几个小的后面。
北顺王府后花园沿水铺着纯白的卵石小径,一行娇娥逶逦而行,此时春光恰好四月中,花比人娇,人比花羞,人景相映,才煞是好看。
再往前是个宽展的去处,一望无际毯子一样绵密的绿草地上无任何培植草木,却与此处隔着半人高的女墙相隔。草地上集结几个少年男子,皆是华丽衣着,有个还戴着冠,显然不是寻常人家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