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情满大荒山 !
休庭后,群众开始热烈讨论。说什么的都有。郑在洪老两口落寞的坐在原告席上。郑在洪的两个女儿女婿则出了会议室,单独在坝子里说话。
我和老丁也从会议室出来,老丁问我:“你说法官会怎么判?”
我说:“这不是明摆着,肯定要支持郑在洪老两口的诉讼请求。”
这时,我看到宋法官把郑在洪的两个女儿女婿叫到一边,跟他们交流着什么。
三十分钟后,法庭再次开庭。这时,马大爷要求为郑在洪老两口作证。宋法官准许后,马大爷说:“我这人说人说在当面,不会背后使坏。郑在洪老两口子,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倚老卖老,好吃懒做,这是事实。他的两个女儿女婿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包括群众也这么认为,不信可以问问在坐的群众。”
群众有的想发言,宋法官制止了。马大爷继续发言:“我今天在这里想讲个事实,因为这个事实只有我是见证人,你们在坐的其他人都不知道。1973年,我还在和平公社当革委会副主任,到五组检查工作,在村子里遇到郑在洪两口子,郑在洪媳妇背着四五岁的大姑娘。郑在洪抱着他家二姑娘,这姑娘当时一岁多,病得很严重,躺在郑在洪怀里,人事不知,脸色白得像张纸。当时好几个群众看了,都说,这孩子瞳孔都散开了,呼吸也没有了,救不活了,没得必要送医院了。”
法庭上寂静无声。马大爷继续发言:“郑在洪媳妇哭哭啼啼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郑在洪说,只要有一口气,我们都要医!因为没有钱,还跟我借了两块钱,走了几十里山路,把孩子抱到和平公社卫生院,住了几天,打了几针,把孩子的命给救了。”
我们都还等马大爷继续说点什么的时候,马大爷说:“我就说这么一件事,其他的我不发表意见。至于法庭怎么决断,是你们自己的事。”
马大爷讲完这个事,郑在洪在用手抹眼泪。郑在洪的二女儿也在用纸巾抹眼泪。
这时,郑在洪忽然说:“法官,我们不告了。我们要回家去了。”
郑在洪媳妇也哭着说:“不告了,不告了。两个姑娘也都四十多五十了,头发也渐渐在白了。她们儿女也都要长大,快要娶媳妇了,家庭开支大,他们也不容易。”
看到父母伤心流泪,两女儿这时都放声大哭起来。法庭上顿时哭声一片。
旁听群众的情绪也被他们感染了。
在大女儿的带领下,大女儿、二女儿从被告席走到原告席,和郑在洪两口子抱在了一起。两个女婿也从被告席走到原告席来,一家人以这种方式团聚了。
法庭再次休庭。经大女儿、二女儿两家商议,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郑在洪两口子从今往后跟大女儿女婿家生活,二女儿女婿家每年给大女儿女婿家4000元生活补助。
法庭出具了调解书,双方签字按手印。我对宋法官表示感谢。宋法官说,我们的司法调解和判决,需要的就是这种结果,既调解了当事人,又教育了旁观的群众。
郑在洪老两口状告女儿讨要赡养费的官司在茅草坪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但彻底解决了郑在洪老两口的养老问题,也给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教育引导大家要尊老爱幼,家庭要团结和睦,父母和子女要互敬互爱。
下午吃晚饭时,老刘老师对我和老丁说:“你们这个思路很对,郑在洪老两口有儿女赡养,什么都不用管,就能脱贫了。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而一味的去帮他们种地养猪,怕是几年都脱不了贫哦。”
老丁喝了一口菜汤,说:“脱贫是个很复杂的事,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情况,中央号召,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推进。”
老刘老师感慨地说:“赵国莲家的事,你们也处理得很好。马国粉来学校上学,脸上也有笑容了。我悄悄问过她,她说,新来的叔叔脾气很好,力气也大,她妈妈不用再干重活了。”
我说:“找了一个踏实稳重的男人,原来的家也不散,这对赵国莲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吧。”
这时马二爷进来,我们请他吃饭,他说已经吃过了。他跟我们说:“今天这个公开审理太好了。不用说,郑在洪的女儿女婿受到了教育。郑在洪老两口平时脾气非常倔强,前些年在村里心高气傲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认输的,按我们农村的话来说,就是鸭子死了嘴壳硬。他们这次也受到了教育,也对当年做下的那些事表示懊悔。做父母也会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
老刘老师说:“郑在洪老两口这个事情处理得圆满。但农村老人的养老始终是个大问题。自古以来,大家说养儿防老,但我看未必。现在儿女少的,家庭还和睦。有些儿子多的,老年人的养老也成问题。我老家就有这么一家。两老人,四个儿子,现在两老人每个儿子家坐一个月,转着生活,不安定。”
马二爷说:“这有啥哦,你没看见,有些虽然有几个儿子,但老人单独生活的也有。农村比不得城市。”
我说:“这不,现在国家正在推行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解决吧,今后老人六十岁后,能领养老金,就好了。”
马二爷说:“是的,社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说完上楼上的广播室去了。
老刘老师把回锅肉往我面前推了推,说:“我们按照乡中心校的安排,又对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进行了排查。全村应当入学的儿童全都入学了,不存在缀学的情况。”
我吃了两口饭,说:“对了,今后九月份要推荐10个孩子到市一中去学习,你们要提前发力,把基础打牢。如果推荐去的孩子跟不上城里孩子的节奏,造成心里负担,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老刘老师说:“你说的这个事很重要,我们这儿学习最好的,到市里一排名就排到后面去了。我们准备对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多上一节课,用来给他们打基础。”
我说:“你们研究一下,必要时周六也落实老师补习一下,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把好事办好。”
老丁说:“人家三令五申不准补课,你叫学校补课得行吗?”
我说:“咱们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如果这个补课没有加重学生家长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和家长都支持,我认为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