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 乱明风云 > 四十五、明朝官职和品阶

四十五、明朝官职和品阶

作者:为花做和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乱明风云 !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勋位,文官称修正庶尹,武官称骁骑尉。

    从五品官: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寺少卿,员外郎,五军都督府经历,知州,都转运盐使司副使,正提举,京府通判,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使,宣抚副使,安抚使。

    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正六品: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

    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正提举,副长官。

    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出身授宣德郎;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正七品: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审理副,安抚司佥事,蛮夷司长官。

    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出身授宣议郎;武官阶只有六品。

    从七品: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府、卫、都转运盐使司、宣慰司经历,布政司都事,蛮夷副长官。

    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

    正八品:国子监丞,行人,部院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卫、按察司、转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正,府经历,县丞。

    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翰林典籍,寺监典簿,博士,国子监助教,鸿胪寺主簿,京府、转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司经历,知观。

    文官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校书,国子学正,部院检校,鸿胪寺署丞,上林苑典署,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司知事。

    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待诏,詹事府、上林苑录事,通事舍人,正字,司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

    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官太太叫「命妇」,等级

    1.一、二品「夫人」。

    2.三品「淑人」。

    3.四品「恭人」。

    4.五品叫「宜人」。

    5.六品叫「安人」。

    6.七品叫「孺人」。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的官衔!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明初,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丞相制度被废除,殿阁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为各部正官,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副官。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正二品官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和的大臣,正二品,。[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从二品。[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官,正五品。[员外]“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为五品。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明代为正七品。[给事中]朝廷中经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太常寺:主管祭祀[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副长官,正四品。鸿胪寺:“胪”是传的意思,“鸿胪”是大传颂的意思。管招待外宾[鸿胪寺卿]唐代鸿胪寺卿既管朝廷的侍客,又管司仪,明代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正四品。[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的副职,正五品。6、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8、翰林院: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国子监祭酒]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供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为国子监丞国子监内部事务官。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地方)布政司,府,州,县。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府:明朝全国设159府,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明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官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州:明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明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到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通判]北宋初年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名为佐官,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到了南宋,知州职位较轻,通判职位就更轻了。明代知府以下设通判,定为六品官,实际上同知没有区别。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知县]县的最高长官。明代知县为正七品[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军事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

    总督:明代具有节制地方文武官员权力的朝廷命官。明代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总督,如漕运总督等,官阶自正二品至从一品不等。[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士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职,从三品官。[宣抚使]明镇抚一方的军政长官,官阶由原官衔而定,一般是二、三品。通政使司(中央情报机关)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9人,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与知府同级的四品官还有:按察使司副使26人,大理寺少卿4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1人。此外,尚有四品以下,如参议、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六品以上官员,数以百计。[通奉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二品散官。[通议大夫]唐宋两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资政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资善大夫]元明两代二品文官。[资德大夫]元明两代二品文官。[奉直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官。[奉政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管。[奉训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中议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中顺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文官,明为从三品。[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章。[宣德郎]唐宋两代正七品文官,明清两代从六品、正七品文官。[宣议郎]唐宋两代从七品文官,明代正七品。[荣禄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一品文官。[光禄大夫]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阶官的称号,从二品官。元明为从一品,清为正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阶官。[公、侯、伯、子、男]这是皇帝授封的爵号。“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号。明代仅封侯、伯。[文林郎]从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中央派出官员[安抚使]朝廷派往边疆重要地区统辖军民的官员。明代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此官,官阶一般是正三品,如原来官衔在二品以上,派出时则称安抚大使。[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一般仅有六品官。官阶虽不高,但可以与省区行政领导分庭抗礼,知府以下要服从他的指使,事毕回京。[巡抚]明代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统称“巡抚”,这官职是临时性的。巡抚的职责随时随事随人而施。[经略安抚使]此后大多经略安抚使统管军民。明代只称“经略”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为钦差。转运使]唐代经理江淮米粮、钱币、物资运输的官员,宋代称漕司,明清两代称漕运总督,一般是二品官。这些由中央派出到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洗马]洗马即前马,也是先驱的意思,是太子的侍从,一般为三品。[驸马]“驸”就是“副”的意思。驸马都尉与奉车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车的近臣。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驸马都尉,因此,驸马成为皇帝女婿的专门称号,而不是官职。明代沿用这个名称,[郡王]隋唐以后,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并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顺承郡王等。

    武官名称及品级:[宣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建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副将]明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昭勇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昭毅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于副将一级。[怀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守备]明代正五品武官。[武略将军]明代从五品武官。[武义将军]明代从五品官员。[武节将军]明代正五品武官。[武德将军]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千总]明代正六品武官。[昭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吕武官。[昭武将军]元代称为大将军,明代正品武官。[把总]明代正七品武官。[巡检]巡检的官名始于宋代,是边疆要地州县的武职指挥官。元明清三代,巡检仅为九品官。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