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元末之雄霸天下 !
经过两个时辰的战斗,怀远军最终拿下了滁州城,伤亡将近三千人,这也在刘明远接受范围之内,同时消灭了元军和征召守城的青壮五千多人,其余的上万人全部成为了俘虏。
滁州知州在城破之后领着上千残兵、亲信从南门逃出,但是很快就被缪大亨劫杀,死于乱军之中。
怀远军进入滁州城之后,立刻接收城防,巡视街道,封查府库,一旦发现扰民劫掠之徒,一律严刑处理,于是很快滁州城就恢复了平静,百姓们早就听闻怀远军仁义,此时一看果然如此,于是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怀远军入城。
怀远军打开牢房,释放关押的穷苦百姓,拿出粮食赈济饥民,惩治地方恶霸和罪大恶极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刘明远心中也非常兴奋,这是他最愿意看到的局面,怀远军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已经真正成为一支军队了,严明的军法是这支军队保持昂扬战斗力的根本,怀远军没有染上歪风邪气,并且在刘明远的灌输下,也接受了军民鱼水情的思想,真心对待百姓。
而且攻下滁州只伤亡了不到三千人,这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义军,无论是刘福通,还是张士诚这些人,此时甚至比刘明远还要抢风头,因为怀远军在建军三年之后才攻陷第一座州城,但是这些豪杰起兵的时候就攻占了很多州府。
但是这些人攻打州府伤亡可不是几千人,刘明远是深有体会,往往只有数千元兵守备的城池,这些义军都要付出数万人的伤亡才能够攻下,并且四处裹挟百姓壮大力量,在一轮轮淘汰中得到一部分活下来的人,当做精锐部队。
刘明远是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的,不然他也可以像当初的缪大亨一样,短短的几天就可以聚集一支五万人的队伍,然后对外声称十万大军,再不计伤亡地攻打一座城池。
但是刘明远清楚一支军队是需要专业的训练和实战的历练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并且逐步壮大的,这也是刘明远没有急着攻城略地的原因。
同时这样也可以让刘明远完全掌控手下的每一个士兵,清楚每一个团的战斗力,而不是使用人海战术。
随着怀远军进入滁州,也在两淮一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且怀远军仁义的名声也远播在外,各地豪杰义士和穷苦百姓纷纷投奔滁州而来。
胡大海的同乡邓有德领着一万多兵民投奔滁州,被刘明远直接任命为都统,同时怀远军建立第九团,由邓有德统领。
邓有德的父亲就是抗元豪杰,当初就带着乡里们起来放抗暴元,后来在战斗中牺牲,邓有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带领乡里们抗元。
随后天下时局巨变,各地义军纷纷起来放抗暴元,邓有德的同乡胡大海在怀远军中已经待了三年了,于是在攻下滁州之后给邓有德书信,邀他投奔怀远军。
邓有德早已经听说怀远军仁义,再一想乡里偏僻,虽然可以自保,但是终究不是办法,于是领着乡里青壮和百姓投奔了滁州城,受到了刘明远热情地欢迎。
还有定远人李善长,善于民政,投入刘明远麾下,被刘明远任命为长史,处理一应民政事务。
一日在刘明远的将军府门口,一个人在门口逗留许久不肯离开,被站岗的侍卫擒拿,认定图谋不轨,准备送到典军署查办,被出门的刘明远遇上,一问及名氏,刘明远顿时惊愕不已。
刘明远可是听说过李善长的大名的,当初也是朱元璋麾下的重要谋士和主政之臣,于是带入府中考较了一番,发现李善长虽然不擅长文才,但是处理民政确是好手,于是刘明远果断任命李善长为长史,处理全部民政。
刘明远之前也一直苦于没有善于处理民政的手下,自己的手下都是一些武将,冯国用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善于排兵布阵,是怀远军的参军,为刘明远出谋划策,对于民政也不擅长,至于手下的那些武人,更是对此一窍不通,完全就是刘明远一人在处理这些繁琐的民政。
此时得到李善长,刘明远顿时大喜,将全部民政委任给他,李善长立刻开始办差,很快就将怀远军的民政处理的仅仅有条。
同时还有儒生杨宪、杨璟、夏煜、孙炎四人也投入刘明远麾下。
由刘明远考较了这四人的学问,四人皆是读书人出身,而且还带着返元的豪气,这是刘明远最看重的,于是将四人全部留在将军府内任职,担任文书之职,协助刘明远处理军民事务。
刘明远在攻占滁州之后,大军只休整了短短的三天,然后就开始遣将四出,攻打周边城池。
常遇春、王弼、华云龙三个团,由常遇春统领向南攻占了全椒,傅友德、花云、胡大海三个团,由傅友德统领,向东攻占了六合。
刘明远随后开始一一安抚这些城池百姓,六合老者郭山甫,善于易术,暗中看到刘明远之后,顿时惊为天人,认定刘明远有天子像,于是当夜就让两个儿子郭兴、郭英带着族中子弟一千多人和上百车粮草投奔刘明远,刘明远大喜,看到郭兴和郭英还有些年幼,于是将两人留在侍卫营中,和蓝玉、缪义、沐英待在在一起,并且登门拜访了郭山甫。
六合义士吴桢,打伤蒙古权贵,被关押入狱,怀远军攻下了六合之后,打开大牢,释放穷苦百姓,吴桢欢喜不已,看到怀远军仁义,于是投入怀远军,很快就战场立功,得到重用,在傅友德麾下担任队正。
滁州一战,短短的一个月功夫,怀远军就攻占了滁州全境,各地豪杰义士纷纷响应,怀远军又得到了壮大,刘明远随后将后勤军的张龙、陈桓两人调来,分别担任刚刚组建的第十团和第十一团的都统,后勤军此时已经交给李善长掌管,同时孙炎辅助李善长处理后勤事务。
于是怀远军扩编到了十一个团,每个团的人马也从五千人扩编了六千人,四个营的编制,一时间人马到了将近七万人,一番休整训练之后,刘明远再次对和州发动了攻势。
刘明远令常遇春为主将,统领常遇春的第一团,花云的第三团,缪大亨的第六团,邓有德的第九团,张龙和陈桓的第十、十一团,还有五千后勤青壮,共计四万人出兵和州。
和州知州已经是惊弓之鸟,早就收拾好钱财,时刻准备逃命,但是常遇春行军极快,这个知州还没有来得及逃命,就被围困在了和州城中。
常遇春统兵将和州城团团围住,然后采用四面猛攻的方式,对和州城展开了疯狂地进攻。
和州城守军看到四面都是猛攻的人马,很快就绝望了,怀远军在付出不到两千人的伤亡之后攻占了和州城,和州知府和达鲁花赤被常遇春斩杀。
随后常遇春乘胜用兵,接连攻占了历阳,含山,乌江等城,占领了和州全境。
短短三个多月的功夫,到至正十三年底,在一片清冷的北风中,刘明远攻占了滁和两州,饮马长江边,顿时震动了整个淮南地区。
朱元璋得知之后,对刘明远即羡慕又妒忌,此时反观濠州众将领,贾鲁之围解除之后,濠州众将领实力大涨,本来滁、和两州应该是他们攻占的。
但是濠州众将很快就陷入了内斗之中,郭子兴本来就和孙德崖不对付,此时又来了彭大和赵均用,这两人立刻选边站了,彭大站到了郭子兴一边,赵均用和孙德崖走的亲近。
濠州众将领没有抓住战机,在脱脱被罢免之后,依然忙着内斗,并且在赵均用这些人的挑唆下,孙德崖和郭子兴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甚至出现了孙德崖扣押郭子兴的事情,还好朱元璋及时出手相救,这才将郭子兴救出。
濠州城立刻陷入内战的陷阱,直到各方冷静下来之后,这才知道已经错过大好时机,刘明远已经攻占滁州了。
孙德崖知道斗不过郭子兴,于是领着赵均用出兵泗州,泗州守军本来就不多,孙德崖手上有四万多人马,经过一番猛攻,在付出上万人伤亡之后,攻占了泗州城,从此就和郭子兴决裂了。
一番风波平静之后,朱元璋认为该是图谋进取的时候了,但是他很快发现郭子兴根本就没有进取之心。
而且朱元璋也看到虽然自己对郭子兴有救命之恩,并且做了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但是郭子兴依然不信任自己,而且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叙和郭天爵对朱元璋也百般刁难,并且在郭子兴面前时常说朱元璋的坏话,于是郭子兴也渐渐冷落朱元璋。
朱元璋心中郁闷,于是在徐达的劝说下,在至正十三年底的时候离开了郭子兴,领着二十多个亲信来到刘明远这里,但是并没有投入刘明远的意思。
刘明远和朱元璋已经非常熟悉,对朱元璋和他的手下自然是热情款待,虽然刘明远对朱元璋的手下徐达和汤和非常喜爱,但是这两人都是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玩伴,是绝对不能投入刘明远麾下的。
至于招抚朱元璋,刘明远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刻薄寡恩,而且野心勃勃的人,也不会引入这样的人进来,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最后,刘明远大手一挥,将怀远城送给了朱元璋,顿时让朱元璋惊骇不已,同时也大为欢喜,也算和刘明远结下了忘年之交了。
怀远城此时已经算是一座空城了,怀远军的家眷都已经随怀远军来到了滁、和一带安置,此时的怀远城还有一支两千人的怀远军守备,留在城中的百姓多数都是不想随怀远军奔波,或者刚刚逃难进来的百姓。
而且怀远城远离滁和两州,孤立在濠州西面,当初贾鲁领兵进入濠州的时候,刘明远就果断放弃了怀远城。
此时守备怀远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刘明远准备把怀远军的主力往南转移,所以江北只要留下滁、和两州就足够了,所以刘明远将这个城池送给老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更是给老朱一个大大的人情,同时也是为了徐达和汤和这样的猛将不至于没有用武之处。
老朱得了怀远城,立刻就离开了刘明远,然后就走马上任了,同时他还得到了刘明远一些军械粮草的支援。
于是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朱元璋就在怀远城站稳了脚,兵马也扩充到了一万人之多,一时间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的天下已经进入割据混战的时候,元兵在江北处于弱势,达失八里退守汴梁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在洛阳、汝阳一带驻军,之前在和刘福通的对战中损失不下,此时正在招兵休整。
至于江南的元兵,则是打的不错,虽然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被罢免了,但是在董抟霄和杨完者苗军的打击下,彭莹玉已经兵败退回了江西一带,最后在江西瑞州城下被江西行省右丞火你赤包围,最后城破战死,一众心腹和信徒也全部覆灭。
随后在武昌藩王威顺王宽彻普化的率领下,元兵在蕲州击败徐寿辉,徐寿辉的天完朝立刻土崩瓦解,数十万大军烟消云撒,徐寿辉也被迫躲入梅山中打起了游记,一时间江南和江西一带的义军全部被剿灭了。
然而,就在刘明远刚刚攻占滁、和两地没有过多久之后,元庭的大军就打上门来了,镇守扬州的镇南王孛罗普化看到滁、和两地被叛军攻占,扬州城立刻受到威胁,同时张士诚在泰州也蠢蠢欲动,两淮已经有糜烂之势了,于是出动淮东一带的官军,由世子秃坚和枢密院使绊任马统兵十万来攻怀远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