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中文网 www.80zw.cc,最快更新我有一计,可救国足 !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冯建章呼哧带喘的跟在一个乡干部的身后。
“这就是你说的,最好走的一个村子?”冯建章双手撑着膝盖,问道。
乡干部默默点了点头,停下脚。十几里的山路和十几里的平地可不一样,全都是蜿蜒的泥土道。“这是人最多的一个村子了,不然你跑别的地方,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多人。”
冯建章得亏是跟着球队进行了很久的体能训练,要是以一年前的他,估计半小时前就废了。
“冯经理,你真的是要把孩子带出大山?”
“对……对……崔干事,千真万确。”冯建章吐着舌头。
“那您没必要自己亲身跑过来去看他们的家庭情况。他们的家里都是老人,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其实什么都看不到。”
“我知道。我就是好奇,想知道那有多苦。以后我就照着这个标准找球员了。”冯建章开着玩笑。
这次出行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武汉长江俱乐部要为自己的梯队招收球员,在武汉当然可以招到很多的适龄孩子,而魏长缨却想让冯建章做另外一种尝试。
年前魏长缨来武汉见副省长,便有了这个计划。
“小冯,你听过戚家军吗?”
“这当然听过。抗击倭寇戚家军。”
“那你知道戚家军的兵源从哪来吗?”
“不知道。”
“义乌。别看现在那个地方挺富裕的。在古代,穷三辈,民风彪悍,经常为了一口水井打起来。戚继光在义乌招了四千人,成为了作战的骨干。”
冯建章听着魏长缨的话风,隐隐感觉有些不妙:“魏哥,你不是要我到义乌招人吧?”
魏长缨拍拍冯建章的肩膀:“建章,世界那么大,多出去看看。义乌现在不行了。去四川吧,大凉山。”
……
冯建章一个广州房东的儿子,确实在这里见了世面。
歇了一会,冯建章终于来到了一个被云雾环绕的小村落里。这里差不多有一二百户人家。
“吉阿杰,去把所有的孩子都叫过来。有东西分。”崔干事逮住一个从眼前跑过的孩子吩咐道。
唰,孩子瞬间跑没影了。
我靠!速度真快!冯建章惊道。
不一会儿,刚才那个孩子带回来二三十个孩子把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去,站好。按照大小个站。小的在前面。”崔干事显然轻车熟路。每次来人献温暖都是这么干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冯总,能带走几个孩子。
“你们都多大了?”冯建章问道。孩子们瞪着大眼睛,抿着小嘴也不说话。
“他们不知道自己多大,这里有好多孩子都没上学了。”
“嗯?为什么不上学。不是义务教育吗?”
“义务教育也有盲区啊。在活下去和上学之间,总要选一个的。家里穷,交不起学杂费,家里还有爷爷奶奶要养。他们这些孩子都得养鸡放牛。最近的一所学校在30里外。”
崔干事说着,从包里一个个的摸吃的东西给他们。
方便面——这种东西在城里除非万不得已,狗都不吃。在这,却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一个孩子一包。小点的孩子领完之后,还站在旁边看看还有什么。
“这几个,差不多五六岁。冯总,你想招多大的孩子走?”
“我……我本来想只招12岁到15岁的。”
“有,但是不多。后面几个大个子12岁左右,一般再大点就要出去打工了。”
冯建章哑然。这和他计划的不一样啊。
他想的是,找到当地的教育局,或者体校,然后走正规的招人转学流程。
可是……最后没一样在计划中。
能去上学的,自然没有想踢球的,这里的孩子能去踢球的,似乎又有点太小了。他们的上学学籍就够冯建章头疼的了,长江俱乐部再有面子,也不可能往一个武汉小学塞30来人。
魏哥,你简直天坑!你好像没有考虑过执行的难度啊?
“那他们要是去踢球,父母能同意吗?”
“有的孩子父母死了,有的在打工,有的家里饭都吃不上了。现在谁能给他们口饭吃,你让他们干啥都行。所以,很多孩子后来都走上了歧途。”
冯建章张了张嘴,他发现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真的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就在这时,一个小孩子拿着那包方便面又跑了回来。
“叔叔,我能再要一包吗?”
这个地方,不患穷,患不均。崔干事很有耐心的问道:“为什么你想再要一包啊?”
“爷爷病了,我想他多吃点好的,就能好起来。”
崔干事拍拍小孩的头:“带我去你家看看,叔叔去看看你爷爷。”
孩子们也都没有散,跟在几个人身后,露出眼馋的表情。
来到这个叫做龙巴库的孩子家里。灶火上烤着黑黢黢的洋芋,这就是他们的主食。龙巴库的爷爷躺在床上,一脸的倦容。
“老汉,生病了吗?”崔干事摸了摸老人的温度,还好不烫。
“没事,没事,就是昨天闪了一下腰,有点难哦。”老人的汉语说得还行,挣扎着起来。
“城里来人了,想要找几个孩子去城里学习和搞体育。你同意不?”
“管饭吗?”
“管。”
“也管住?”
“也管。”
“那就去。我没事的。有事其他街坊能帮忙。”龙巴库爷爷的邻居也都是跟他差不多岁数的老人了。
崔干事看了一眼冯建章:“没人会不愿意从大山里走出去。冯总你这次准备招多少人?”
冯建章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这回本来就招10个人。其他年纪小的孩子,长江俱乐部资助他们上学。等到年龄了我再带他们走。”
“女娃也要吗?”
冯建章咬了咬牙:“要!”
多年以后,当第一个彝族国脚出现在中国国家队的首发名单里的时候,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普普通通的冬天下午,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人,跟他们说:
“走吧,跟我去踢足球好不好?”
——————————————镜头切换——————————————
魏长缨的国家队和国奥队的备战计划已经出炉,在上报总局之前,还需要经受吴笛和于洪臣等多位领导的考验。
“小魏啊,你的计划是不是有点太激进啊?这样能保证世界杯的成绩吗?”吴笛问道。
魏长缨开始还以为出方案只是吴主任集思广益的手段,想让他这个狗头军师出点主意参考一下。但看着两位主任殷切的目光他觉得情况有些不太对,显然他们要以自己的方案为蓝本再打磨一下,向上汇报。
对于他的方案,于主任竟然没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甚至都是商量的口吻。他提出来的很多建议,操作层面实际需要竞赛部和监管部负责。
不对,他们不正常!
“领导,没有什么方案是万无一失的。咱这不是发射火箭,每个环节都能检查。不过,我提的方案,是相对来说符合客观规律的。比起把什么联赛暂停的方案要靠谱的多。”
两位主任心里暗想,你小子又在骂谁呢?
“再详细说说你的……嗯……底层逻辑。”
魏长缨对于国家队、国奥队的方案实际很简单。除了做好球队的支持工作外,就是提升国家队队员的能力。
如何提升各级国家队球员的能力?那就是比赛,高水平的比赛。
现在中超就16支球队,想要提升国家队,那就得先提升联赛,提升联赛,那就先提升联赛场次。离世界杯还有2年,正好用来磨刀。
可是如何增加比赛场次呢?
魏长缨给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国家队的根基是联赛,一个国家队的球员如果全年都踢不上高水平的比赛的话,那对于他们来讲,挣钱也太轻松了。我就是不想让他们挣钱挣得太轻松。
所以我的计划是将全年的联赛分成三个赛段。
第一个赛段就是正常的联赛。30场比赛双循环,和以前一样。
第二个赛段分组赛,A组分别是联赛的第1名,第5名、第9名,第13名,以此类推。当然由第一到第四名轮流抽签也行,这个我们定。四个小组到第三方场地进行比赛,双循环小组赛。
第三个赛段是淘汰赛,每个小组前两名晋级。八支球队主客场淘汰。球队回归各自主场。
这样算下来。第二赛段一个球队有6场比赛。淘汰赛全部参加的球队有5场比赛,被淘汰的球队至少2场比赛。
除此之外还有足协杯的比赛,足协杯冠军球队再多6场。
也就是说全年双冠王球队会踢47场比赛。最少也能踢36场比赛。”
在座的众人已经看过方案,再听一遍仍然觉得匪夷所思。
“赛制改变,很多球队的财务负担就更大了。”于湖臣说。
“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收益也会因为比赛的增多而增加。我本来的计划其实更激进,那就是中超联赛扩军成20支,中甲联赛扩军到22支,不过显然这个更难达成。所以联赛加季后赛这样的赛制才更实际。
这个赛制还有一些好处就是。
一,比赛的悬念更大了。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恒大队如果不好踢,也有可能马失前蹄。每一场比赛对于球队而言都意义重大,都需要全力以赴。这也更需要我们的裁判部门提高专业水平,尽量减少争议。不行就请国外裁判吧。(监管部陈亮全擦汗)
二,对于球员的需求会更高。比赛的增多必然会产生更多的轮换,我们的年轻球员才有更多出场机会。这个中超公司已经在出专门的竞赛指导手册了。根据比赛的场次其实很容易推算出球员的数量。英甲俱乐部46场比赛,常规一线球员就需要25人,以此类推,中超球队满足一年的比赛需要22人左右。
三,改善足球从业者的生存环境。饼摊的越大,吃到饼的人就越多。那这个产业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个道理二位领导肯定是知道的。
关于各个俱乐部压力太大的问题。我们中足基金准备推广一个针对足球俱乐部的低息贷款项目。俱乐部可以用未来1年的门票或者周边收入进行贷款。从而减少他们的资金压力,促进他们争取好成绩。”
魏长缨说完,吴笛、于湖臣,包括参会的其他几个部门的副主任都陷入了沉思。
想法很大胆啊。可是赛制真的可以变吗?这种赛制简直是联赛+小组赛+杯赛的结合体。
“领导,这个赛制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未来的联赛扩军做准备。
比赛的增多,增加了整体的商业价值、门票收入、覆盖人数,球迷花钱的性价比等等。那参与足球的老板会越来越多。
我想的是,通过三年的赛制革新,最终将中超扩军到20支,中甲扩大到24支。三年后可以回归到正常的联赛体制中。当然扩军的规模能不能到20支,我说得不算,还是市场说的算。”
三年以后?众人不由感慨魏长缨想的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