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的话对我有所震动,即便回到北京,我也没与小池谈过此事。
但我跟她谈了关于那几个武林人士讨论的内容。
她评价到:“有趣倒是有趣,但真理有几分,我就不知道了。”
我不同意她的说法,争辩到:“第一,他们都经过实践检验过来的高手,其经验和能力应该不是问题。
第二,他们的话都有古人理论上的根据,来自本门本派的传承,应该没有大错。”
“庄哥,睁眼看看这世界,究竟是什么在改变这个社会?靠古人那玄之又玄的东西吗?如果那些全是真理的话,八国联军如何打进来的?”
她的声音比较激动,估计这个说法她早就想说出来了。
“你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我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那倒不是,庄哥,我们认识是从你算命开始的,我对你预测的准确度确实赞叹,包括你给小苏推算的。
说明,古代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包括中医,我也认为它是有作用的。
但这,并不能证明,古人的话古人的推论全部正确,就我个人感觉来说,古人的话中,有很多都是故弄玄虚,缺乏实证的。”
“你这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反问到。
“是我从读古书中来。
我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个毛病,周朝和先秦时代,人们做学问还有根据,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比如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估计是他不熟悉这些东西,他就不说,或者说他认为说了这些对社会不好,所以他不说。
他也不过分肯定自己不理解的东西。
比如关于鬼神的问题,他不了解,只说祭神如神在。
究竟有没有神在,他不回答。
对自己不理解的人,他也不妄加猜测。
他亲自向老子请教过,当学生问他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他不正面回答,只是打了个比方。”
她说到这里,喝了口水,于是我接到:“他说,听说龙又会上天又会下海,你看见了它的头却看不见它的尾。
龙我没看见过,但老子我见过,老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啊。”
“对”
她放下茶杯,继续说到:“孔子就是这样的人,知之谓知之、不知谓不知,不乱说话,是个实在的学问人,值得做万世师表。
老子呢?他只讲哲学,不讲事实,所以他也算是实在的,后来的庄子,用梦来打比方,用编故事的方法开介绍道家思想,也算是有学术上的根据。
当时的墨子,就算是实证大师了,具有早期的科学精神。”
“当时就已经出现的《周易》和《黄帝内经》是怎么来的,是谁写的,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它们都有很好的实践效果,说明,当时,人们做学问的风气还是很好的。
比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可以说是开启了概念逻辑的先风,荀子也是一代大师,作风朴实。
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群星灿烂、硕果累累。”
“你觉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呢?”
我问到。
“其实,当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好的倾向了。
比如列子御风而行的说法,明显不把自己当文艺,后人还把这当真实,就比较可笑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曾想盛装嫁予你1 超级鬼尸 闪婚有毒:顾少撩妻无度 不灭龙帝 敛财人生[综] 非凡洪荒 妙医鸿途 顾道长生 超级战兵 一号才子 吞天龙王 乡村小医仙 大道诛天 大明春色 画满田园 枭后 大叔别走 我的贴身校花 我是个葬尸人 灵媒诡事:冥夫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