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巧雅致的庭院中,几株南边移来的芭蕉随风垂摆着,花红柳绿间露出半扇微开的纱窗,一个二十出头的俪装少妇临窗而坐,低头专心地穿针引线。
一个梳着双圆髻的小丫鬟端着茶盘过来,低声道:“四奶奶歇歇罢,都一晌午了,我给奶奶捏捏脖。”
少妇抬起头,笑道:“好。”
放下手中的绣绷,端茶轻轻吹着。
那丫鬟捏捶少妇的肩颈,嘟囔着:“肩窝都僵了,跟木头似的,奶奶不爱惜自己,回头四爷心疼,又给我们脸瞧。”
少妇腼腆一笑,并不答话。
她自小喜爱针凿之事,做得一手好绣活,自进门后,常给嫂嫂和侄儿侄女,还有远处的婆婆和婆婆做些衣物饰物,很是得了些夸奖。
夫婿几次叫她少做些,她只羞涩笑笑,那一次,她终倒问回去:“你可知我闺名为何?”
夫婿生得清秀,心地纯良,却忽也打起趣来:“我知道,叫小老鼠。”
她佯嗔着不依,夫婿被捶得直笑,才道:“好了好了,小生不敢嗯,我听岳母叫你二丫。”
她羞涩道:“那是乳名,浑叫的,我可有个正经闺名,叫做,绣巧。”
她伸指头在空中慢慢地划出两个字,浅浅的骄傲。
“大嫂和嫂那么能干,有问,有见识,我是拍马都撵不上的,总算还有这点活计能见人,就叫我显显本事罢”
她放低声音,“天冷了,香姨娘腿脚不好,我给她做个护腿。”
夫婿目中爱怜满溢,凑近她耳边轻声道:“论读书,论做人,我也是拍马撵不上两位哥哥的,咱们整好一对儿,一辈不分开。”
绣巧心中甜蜜,幸福得快要飞起来。
夫婿又体贴温柔,心底纯良,屋里没半个多余的,小夫妻成亲至今,从来都是甜甜蜜蜜,有商有量,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
众人皆说她是有福的,这些年来,同沈家一道发迹的人家中,嫁入高门的姊妹也不少,却鲜有她过得好的。
盛家是满门簪缨的书香门据夫婿说,到最后,哥抱着大哥的腿痛哭流涕,连声哭嚎自己的不是,指天发誓再也不糊涂了,一定要以家门为重;无辜的幼弟也被训诫在内,一起表态发誓。
被训傻了的夫婿回屋后,半响才回过神来,抱着心爱的小妻呜呜——这是绣巧所知道的哥最后一次试图接回林姨娘的尝试。
据说事后,老也来了一封信给公爹,直接道‘只要她活着,就别想接回林姨娘’,至此便连公爹也不再提了。
“祖母又何必呢?反正大哥已说服了哥。”
这样岂非自招儿孙嫌恶。
夫婿叹道:“祖母就是这样的人,虽不爱说话,心里却是再慈悲也没的了。
她怕父兄弟生隙,便想将不快都扯到自己身上。”
绣巧没见过这位祖母几回,她生性害羞,又不会找话题,便在老跟前也不知说什么,只觉得老有些冷漠,不好亲近,可日常闲来说话,夫婿总道祖母是全家最真心真意的人。
想了一整圈,绣巧发现自己竟然漏了王氏,做媳妇的,有时伺候婆婆比伺候夫婿还要紧——可她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她正经的婆婆长年待在老家家庙中。
做什么呢?替体弱的老祈福。
很诡异的说法。
便是天真如绣巧,也知道里头不简单,可她生性听话胆小,不该她问的,从不多问半句。
正经婆婆不在,家中倒有个副手婆婆可伺候,香姨娘。
出嫁前,沈母曾担心女儿该怎么跟这位庶婆母相处,轻不得,重不得,谁知这番操心全是多余。
香姨娘出乎意料的明理,从头至尾只称呼绣巧为‘四奶奶’,待之恭敬客气,与对奶奶柳氏并无多少区别,从不对亲生儿屋里的事多一句嘴。
后来绣巧得知,他们成亲不久前,还是香姨娘跟公爹说,把夫婿屋里伺候的两个通房先行妥善打发了。
香姨娘生得并不甚美艳,远不及公爹身边伺候的那个菊芳姨娘,但自有一份清秀淡然,笑起来时,尤其和夫婿相像,只是眼底多了许多操劳,憔悴。
望着她一把年纪了,还常站在公爹屋前打帘,端水递茶,绣巧平白难过起来。
缝纫技艺好的人,大凡眼力不差,绣巧细细观察香姨娘的身形许久,然后偷偷做了一套贴身小衣,轻软的棉料,细密的阵脚,像给娘家的母亲做的那样,怀着感恩的心,一针一线,做的尤其用心。
然后,叫小丫鬟偷偷送过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冷少独宠暖暖妻 丹品圣修 血雾之乡 总裁的摆渡新娘 极品上门狂婿 我的黄金瞳 暧昧职少 这个道士有点凶 晚年之爱 为你倾心久久 你住此风间 神医狂婿 风流小和尚 地表最强佣兵 南风浊酒惨离颜 神级小刁民王小天 岁晚湖山洗浊尘 逍遥小房东 魔兽入侵漫威 玉眉横意隐芳华